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跨入新世纪和中国加入WTO后,人才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更加重要。早在几年前,大连在该市第十一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就推出了“女性人才工程”,把全国妇联倡导的“女性素质工程”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将女性人才培养纳入大连市跨世纪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在全市妇女中营造了提高素质、努力成才的良好氛围,创造了有利于妇女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工作机制。
大连市依托有关部门,借助社会力量,构筑起了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的女性人才培训网络和机制。
首先,大连市依托各级党校、干校以及大连大学女子学院、大连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女性人才培训和素质教育。其次是联合大连市委组织部、农发局、信息产业局等有关部门举办女干部、妇联干部、农村女科技带头人培训班。另外是层层建立培训中心或妇女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各类培训。第四是广泛倡导群众性的学习培训活动,妇女科技讲坛、各类协会、研究会已成为农村妇女学科学、学技术的有效阵地。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妇女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力地提高了全市妇女的综合素质。开设了大连妇女讲坛,聘请高层次的专家学者举办了5期专题讲座。
大连市在女职工中开展了系列素质教育,鼓励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各类在职学习和岗位培训,五年来,54955名女职工提高了技术等级,29196人提高了学历。535883人次参加了岗位建功、技术比武活动,提合理化建议541833条,创效益2.9亿多元。在农村妇女中实施了乡土女性科技人才培育工程,涌现出了158名妇女龙头产业带头人,1500多名女经纪人,1670名女科技致富带头人,5510名女农民技术员,9168名绿色证书获得者。在下岗失业妇女和外来妇女中开展了女性创业教育,31424名下岗女工实现了再就业,1500多人反跳农门实现了二次创业,246名妇女实现了自主创业。
大连市在女大学生中以“21世纪与女性成才”为主题,举办了“扬世纪风帆、展学子风采”演讲比赛,开展了“奉献社会、实践创造、与时俱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教育。发挥联谊组织的重要作用,凝聚女性人才的力量,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化工作格局的形成。大连市妇联通过七个联谊会,将全市各条战线的知识女性组织起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联谊活动,成功承办了2001年的全国女知识分子联谊会第十六届年会,各联谊会牵头,分工负责,组织了“女性与参政”、“女性与法律”、“女性与经济”和“女性与科技”等四个论坛,受到全国妇联以及与会各省、市代表的一致好评。
大连市妇联每年一次的“三高”女性论坛至今已经举办了7届,各界高层女性踊跃参与,从不同行业、不同角度为建设“大大连”、振兴老工业基地谏言献策。在加强女性人才的交流与联谊的同时,大连市各级妇联组织还注意发挥女性人才的作用,使之成为妇女运动的骨干力量,推动了妇联工作社会化格局的形成。女政法工作者分会会员,主动加入到妇女维权志愿者的行列,为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女教授分会组织了40名教授、学者带着48个科技项目与普兰店市进行科技对接。女领导干部分会、女企业家分会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支持妇女工作。
大连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大连大学女子学院、大连妇女研究所等面向女性的院校和机构在培养女性人才、探索和研究女性成长特点、规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层次女性已经成为妇女运动的中坚力量,有力地推动了妇女工作社会化格局的形成。女性人才工程的实施,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女性人才,她们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大大连”的伟大进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展示了女性特有的风采。各级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女干部的参政议政意识和水平不断提升,在参与立法、决策和监督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连市女企业家中有48人次荣获全国、省杰出创业女性等称号。薛钰芝、宁桂玲、孙玉华等在国际尖端科技领域和对外交流中享有较高声誉。刘福玉、赵君在全国举办的 “十大科技致富女状元”评选中,分别荣登第一、二届光荣榜,丁丽华获第三届提名奖。三届评选,两次上榜,一次提名,这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此外,在政法、文体、金融、财贸等各条战线上,还有全国十大再就业指导师戚秀玉、全国十大优秀法官王晓慧、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邢爱萍、全国十佳思想政治工作标兵祝捷、全国话剧最高奖金狮奖获得者夏君、世界华人龙奖获得者纪瑞梅等一大批杰出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