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给我们带来会心一笑的丁聪先生于5月26日辞世西行,世间又少了一位智慧而幽默的老人。丁聪一生与漫画结缘,20岁就在上海滩崭露头角,40年代更以“争民主”等漫画作品享誉大后方,也为当时的国民党政权所不容。
丁聪少年成名,他的父亲丁悚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工笔画家和漫画家,给丁聪以很大影响。尽管他一直说,父亲不喜欢他画画儿,但他的第一个老师,恐怕还是他的父亲。他在上海枫泾镇的老家,当年曾是许多漫画家聚会的场所,更是二三十年代中国漫画的发祥地之一,他从小就受到叶浅予、张光宇等前辈画家的熏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漫画风格。丁聪自称一生所画都是“社会政治讽刺画”,他把这看作是自己的责任,“看见什么不平的事,就想表达”。但他的画风,我以为却是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婉而多讽,戚而能谐,很有一点中国传统的幽默遗风。
至少他在80年代复出以后的作品是这样的。却也有他在人格和性格上的基因。夏衍说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双洞察时弊的眼”,洞察时弊,所以能年来,我已养成习惯,拿到新一期的《读书》,总是先从封二看起。前几年,丁聪年事已高,不再为《读书》画漫画了,再看《读书》,就有了一点遗憾,一点失落。大约2007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心地善良,所以能温婉多情,含而不露。因而,他的漫画,讽刺中总是含着幽默,笑的同时还带有一丝苦涩。这是他的漫画“似浅实深”的地方。我从《读书》开始看他的漫画,和陈四益先生的诗文交相辉映,堪称绝配,也可谓《读书》之一绝。30年来,我已养成习惯,拿到新一期的《读书》,总是先从封二看起。前几年,丁聪年事已高,不再为《读书》画漫画了,再看《读书》,就有了一点遗憾,一点失落。大约2007年,北京电影学院余倩教授的夫人陈瑞晴女士要出版她的小说集,请我帮忙,她的书稿中,竟有丁聪50年代在北大荒所画速写数十幅,使我意外地得以欣赏丁聪在80年代以前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有人物,也有生活、劳动场景的速写,其中仍然可以感觉到他的“善良”。这种善良,或者就是他对待生活顺其自然的态度,以及对于苦难中的人的同情。这一点也曾鲜明地体现在他为老舍以及许多老作家作品所画插图中,总是冷峻中有一些温暖在。
这样的漫画我想怕是将随着丁聪的辞世而消失了。对此,丁聪本人倒是看得很开,他有一次对记者说,不同的漫画有不同的读者对年,北京电影学院余倩教授的夫人陈瑞晴女士要出版她的小说集,请我帮忙,她的书稿中,竟有丁聪50年代在北大荒所画速写数十幅,使我意外地得以欣赏丁聪在80年代以前的作品。这些作品中,有人物,也有生活、劳动场景的速写,其中仍然可以感觉到他的“善良”。这种善良,或者就是他对待生活顺其自然的态度,以及对于苦难中的人的同情。这一点也曾鲜明地体现在他为老舍以及许多老作家作品所画插图中,总是冷峻中有一些温暖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