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先是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是遵从道家思想。道家虽并未被官方采纳,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 老子、庄子、黄老学派,杨朱思潮也有可能会于其中。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也不同,或偏于治身,或偏于治国。这些思想,也就是道家思想在现实社会当中的价值所在,对做人做事大有启发。
第一、修身方面
1、进取智慧:流水不争先。
(1)大器晚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晚”不是指年龄,而是指时间,准确的说是刻苦努力的时间。无论年龄的大小,只要为成功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就可望成功;反过来说,一定要将成功希望寄托在长期努力上,不可急于求成。
(2)上善若水:老子对“上善若水”的进一步解释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安于应处的地位,心像深渊一样清净,以友善之心与人交往,说话言而有信,按自然法则处理事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善于把握行动的时机。正因为不强求结果,才不会招致怨恨。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你的速度有多快,只要迈出第一步,或迟或早,总能到达目标。
(4)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一件事从头到尾都做的很到位,就不会有失败。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圣人甘居人后反而高居人前;不贪权势反而地位稳固。
(7)不知常,妄作,凶:不知自然之道,轻举妄动,必有凶险。老子认为,有道之人,“致虚极,守静笃”,能将贪欲空到一无所有,让心灵宁静到纹丝不动。老子是通过观察自然之道领悟人世之道。他发现,天下万物,都要回归到它的本源,方能生生不息。好比草木回归到种子状态,安安静静地躺在泥土中,反而孕育着无穷的生机。
2、竞争的艺术:柔软的强手。
(1)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按“无为”的方式做事,从不勉强推行自己的事业;按“无言”的方式做人,从不勉强推行自己的观点。老子进一步解释说:事物成长时,他不强行阻碍,也不强占天下人创造的成果;他行事合乎自然,而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干,也不把天下的繁荣富强当做自己的功劳,正因他不居功,他的功劳才不可磨灭。
(2)自胜者强:胜人先胜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3)柔弱胜刚强:像水一样柔而不弱。
(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最好的东西好像都有缺陷,它的好处却运用无穷。
(5)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最会办事的人似乎有点笨拙;最会说话的人似乎有点木讷。尽量让别人表现聪明才智,而不炫耀自己。
3、处世风格:放宽胸怀,放低姿态。
(1)老子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捡,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认为,只有柔弱,才勇于退让;只有节俭,才生活宽裕;只有不敢争先,才会受人尊重。
(2)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真正的高手看起来都是平平常常的。
(3)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正因为不自满,方能在旧的基础上有新的成就。
(4)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美言可以使你受到尊重,美行可以使你受到爱戴。
(5)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自吹自擂,才有功劳,不自鸣得意,才受人尊敬。
(6)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光明的道路好像很黑暗,前进的道路好像是倒退,平坦的道路好像很崎岖。
(7)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品德高尚的人,反而显得宽容大度;名声远播的人,反而谦虚有礼。
(8)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有时看起来蒙受了损失,其实获益良多;有时看起来获益良多,其实蒙受了损失。
4、做人的境界:笑看得失,顺其自然。
(1)圣人为腹不为目:圣人追求内心幸福而不贪求肉体享受。
(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下万物都生于有形;有形又是从无形转化过来的。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相依。
(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好事要在尚未达成之前先行准备,坏事要在尚未降临之前先行防范。
(5)无为:在无为,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有所作为,无为不是不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有所不为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6)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懂,处前而民不害:圣人在百姓上面,百姓却感觉不到他的压迫;圣人站在百姓面前,百姓却感觉不到他的危害。把尊重放在首位。
(7)曲则全,枉则直:就是柔软的东西容易保全,以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
(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保持变化的心态,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
第二、治国方面
道家的治国思想注重道法自然,告诫统治者不要去做有违天道自然的事情。他们认为治国者治国必须效法天道,建立一套完善而稳定的法律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赏罚分明,人人各按本分,社会才能团结稳定。
其次,道家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意思不是消极的无所作为,而是指认的思想都应该符合客观的自然法则,循礼而举事。道家的“无为而治”不是不要君主管理国家,而是秉要执本,把握好上层纲领,不过多的干涉臣下的具体施政措施。道家思想在社会中的积极应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因而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可以说这是道家思想治国安邦的一次成功实践,也印证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正确性。
老子的政治思想的价值在于他的人民性,他期盼一种善政,主张统治者做到无为。“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老子生活的年代连年征战,使他对人民的疾苦抱着深切的同情,政治上就严厉批评统治者的苛政。他倡导“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均主义,宣传和平和人道主义。道家的政治学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是治国思想的一种有益主张。
道家思想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应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有了很大发展,但同时各种矛盾也充斥在社会中。我国正处在一个转型期,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方面的转变导致了很多新的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这些问题和矛盾才能有效的稳定社会,实现社会经济的长治久安。
现阶段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主流方向是由集体模式转变为分权模式,权利的下放更有利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强势政府的存在更多地在社会动荡之中有更多的优势,但在和平时代,发展是各国的主题。强势政府的存在有着自身的弊端。在经济方面,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的角色应该是服务型的政府,政府不能代替市场规律,不能本末倒置代替企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更多的是引导企业合法健康地进行市场活动,为其营造一种开放的市场环境。这就要求政府不能过于独裁,经常性地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解决问题。
另外,在社会方面,政府应该转变其职能,它实际上就是要让政府从社会那里获得部分权力和职能返还给社会,并把社会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政府应为社会自身的健全、完善和强大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创造适合有利社会发展的环境。这就要求政府管理理念和实践从“有为”转化为“无为”,将本属于社会自身的管理职能和事物返还给社会,通过社会自身的发展,最终使得人得以全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政府才能真正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说西方政府体制改革的主流趋势,正是老子的“无为而治”观点,将政府从“有为”转变为“无为”。
在我国,更多方面的改革和道家思想有一定的契合度,主体需求转变,从而各司其职,在自己的主体地位上进而“无为而治”,一切问题即迎刃而解。道家的尚和、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对治理国家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不仅对我国来说,西方很多国家在处理国际事物时也都有对道家思想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