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与杨茳老师合影

本文作者与赵梓汝老师合影

本文作者与张淑华老师合影
因为工作的关系,因为人际交往的关系,发现虽然我们是礼仪之邦,但很多亲戚、朋友缺乏基本礼仪,也不知道从何学起。所以开始自学,也开始和别人交流基本的礼仪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交流过程中,总觉得所学的东西仅是一个工具而,没有根,没有内涵,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即使是木偶也会做的很好,那么真正的礼仪又在那里呢。
网络很发达,寻找很方便。当中国专业人才教育工作委员会的条目跳出时,毫不犹豫地进入了网页。虽然看到两位顶级偶像著名国学大师、演讲家了李燕杰、著名礼仪大师金正昆介绍时,已经被吸引。也许是因为培训太多,幌子也有太多,为了掌握正确信息,再次通过电话进行了核实,于是就有了与杨茳老师、赵梓妆等老师们的一段师生缘。
学习的殿堂,思想的盛宴。短短的一周时间,所接触所学习的知识,却是我们终生受益。李老的大家风范,金教授的幽默坦然,王琳老师的成长经历、张淑华老师的创新学习、赵梓汝老师的追根溯源、孙燕老师的学用结合、赵岩老师的精益求精,杨茳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思想引领,不仅仅让我们在学业上改善了知识结构,增加了信息量;在思想上也改变了原有认识,增添了正能量。他们不仅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人生的榜样,礼仪培训师的典范。
人类自诞生那天起,便开始了对文明与美的追求。礼仪体现了人类社会不断摆脱愚昧、野蛮、落后,促使整个社会的进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开化与兴旺的标志。我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和东方文化的发源地,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数千年对文明的不懈追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东方文化和礼仪。
今天再学礼仪,终于找到了根。礼仪是做人做事的规矩,一个现代中国人要分美丑,知善恶,懂对错,要明是非,辨真假,识曲直。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做好自己的知识管理、习惯管理、情商管理和责任管理,要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职业观和道德观,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行为素质、形象素质和职业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教养、修养、素养和涵养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国力的增强,社会文明的提高,人们对礼仪倍加推崇。无论是人际的、社会的以至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抑或是旅游、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服务工作,都离不开对礼仪规范的遵守。礼仪已成为人们步入文明社会的“通行证”。
作为一名从事礼仪培训工作的老师,必须要严以律已,宽以待,要不断学习各学科的知识,让自己的知识更丰沛,让自己的思想去接近李老、金教授和杨老师,让自己的课件更符合TPO-R的原则,通过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拥有自己的品味,也让更多的人接受到真正的礼仪培训。
心存善念,尊重他人,在相处中让他人和自己都感觉到舒服,这是礼仪的精髓。只有真正尊重了自己,尊重了生命,我们才会真正做到内圣外王,才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文明中国人。
最后,鞠躬致谢各位老师的引领。正如杨老师所言,想登得高看谁指点,想走得远看跟谁走,我愿在这个平台上像鹰一样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