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应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既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礼貌、仪节,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道德修养。人们都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文明指数高的的社会环境之中,也希望交往的对象是彬彬有礼的,希望自己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受到尊重,也就是说,人们都欢迎礼仪,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注重礼仪的环境中。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的美誉而著称于世。我国的礼仪制度与风俗有着悠久的历史,鉴于其丰富的内容、深远的影响,很多学者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称之为礼文化。礼仪原本是人们生产与生活中的一些风俗习惯,进入阶级社会,统治者出于治理的需要,将其中一部分内容文字化、固定化、程式化,上升为礼制。在我国历史上,由于儒家的一再倡导,礼制反过来又对底层民众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礼制下沉,就成为通常所说的礼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以礼治国”,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其所提倡的礼,内容十分宽泛,诸如尊道贵德、律己修身、仁爱孝悌、敬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修睦、精忠报国、自强不息等内容,无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以美好的道德品质为核心,上升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作出必要的规范和约束,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到了新时代,众所周知,当前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增长、现代化的“阵痛”正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革开放又引进了世界上各种文化模式的冲撞和交融,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和人生价值取向必将有所调整,世界上各国、各民族在礼仪道德建设中的有益经验也有待我们借鉴。在这个意义上说,礼仪道德建设也必然会面临许多新问题。在变革和调整的过程中,很可能在某些局部出现暂时的“失范”,也在所难免。因此,改革开放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我国发展的长期国策。
“四养四德”很好的概括了新时代下“礼”的培养与教育。“四养”从内涵上看有一个升华的过程,先要有教养,通过学习提升了素养,自我练就了修养,最后才能显得有涵养。教养是人作为个体要融入社会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每个人从小受家庭与学校教育的目的。“没有教养”在中国的语言里算得上是十分严厉的批评。在教养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素养,可以理解为素质的体现。素养的层次高低取决于人的技术知识深度、沟通方式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人生观价值取向、情商优劣等条件。人们都能从专家与博学上感受到高素养而认为八卦和肤浅是低素养,也会很自然的认为一个以创造为乐的人层次要高于以享受为乐的人。“修养”一词原意包括修身养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马克思主义赋予“修养”新的含义,就是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这种教育和改造离不开社会实践,也离不开在实践中个人的主观努力。从广义看修养是指人们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从狭义看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养。思想品德修养是以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为基本内容的。人的思想是可塑的,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修身养性,而后有了涵养。外表美是可以看见的,至少是可以感觉到,那么内涵能看见吗?涵养常常是一种境界,实在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既是个性的特征内容又是一种个性色彩,与气质颇为相似,只能通过交往去感受。数十年的君子之交,其维系的纽带也许就是双方的性情与涵养吧。
再来谈谈“四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其实都是一个人内在素养、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准的综合体现,是做人的根本所在。个人品德是品行之基。加强品行修养,首先要注重个人品德的积淀,以充实品行修养的内容与底蕴。我们钦佩各种美德,诚实守信、淡泊名利、情趣高雅、光明磊落,这些美德在身边中展现时,总能让周边的世界熠熠生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公德已经成为广大公民的关注重点。一个合格的公民,首先要遵纪守法。“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其次要热情待人。待人热情、为人谦卑,才会增加亲和力,盛气凌人、张扬跋扈,只会加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更进一步的,要乐于奉献。“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人生的价值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和索取。要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工作、在无私奉献中体现自身价值。职业道德是社会组织对成员提出的的具体要求,是每一个组织单位成员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每个个体的工作都是与一个团体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做到忠诚可靠、严谨细致、求真务实,将个人发展与集体联系在一起。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向来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外注重家庭美德的传承与发扬。因此弘扬家庭美德是加强品行修养的应有之义。要孝敬父母、善待家人、文明持家,形成以孝为先,夫妻和睦,礼让待邻等社会主义新风尚,形成平等、文明、和谐的良好家风。
作为教育工作者,需格外注重教师礼仪。传统学堂礼仪的核心是尊师,这种礼仪风气一直影响深远,直至近现代。然而,过分强调学生对老师的服从和继承,师生关系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创新精神。现代思想精神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双向的,在礼仪的范畴里,为了建立必要的秩序,人与人之间可以形成等级区别,但是在人格上则应该是平等的。实际中,由于双方身份的不同,教师这一方则始终处于矛盾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师生关系能否处理好,关键在教师。师生之间,无论从年龄、成熟程度、知识掌握的多少等方面去区分,都会发现有着明显的差别,正因为如此,才会最终形成教与学的这样一对双向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用“尊师爱生”四个字来概括。作为教师要做到爱生,有了教师的爱生,才最终会导致学生的尊师。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那样去爱护、关怀和宽容,他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好教师。有人说,师生关系是世界上除了父母与子女关系之外的一种最朴实无华而又崇高伟大的关系,这是十分中肯的。爱护学生的前提又必须是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礼仪道德修养只是他应该不断加强培养的各种修养中的一部分,在工作能力、个性品质诸方面,同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