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讲的,都懂了吗,不懂的可以问爷爷哦……”
阁楼上,书桌旁,唐上君慈爱地看着他的孩子们,亲切地说道。
唐上君今年94岁,是一位退休老教师、老党员,他所在的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雾寒村,地处偏远山区,成年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的师资力量极其薄弱。
退休返乡后,唐上君将自己的住宅当成了书楼,义务为村里的留守儿童辅导功课。这个“免费补习班”一办就是20多年。
唐上君正在辅导孩子们学习。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九旬老人和他的小书楼
小溪旁,石桥边,在一众楼房里,唐上君家的木房特别醒目。
房子里没有像样的家具,可沿着长长的梯子爬上阁楼,眼前是另外的情景,到处是教辅资料、教科书、课外书、习题本。
“这些是我的宝贝,孩子学习进步全靠它们了。”92岁的老人除了有些驼背外,耳聪目明,思维敏捷。
唐上君带学生上书楼准备辅导功课。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要想给孩子一碗水,自己至少得有一桶水,而且还得是活水。”唐上君暗暗里为自己鼓劲。为了办好辅导班,他自费买了不少书籍,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他工工整整抄下来,再去翻阅资料,或者找村里的大学生问询。
唐老留意到,孩子经常做一本《5年中考,3年模拟》。这本书本地没有卖,他特意托人从县城给带过来。此后,他每天晚上都要做这上面的3道题,自己弄懂了才来教孩子们。
唐上君在整理从各地购买来的教辅资料。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在村里,孩子们只要遇到难题,就往唐上君的小阁楼跑。有些孩子沉迷手机和游戏,唐上君就主动上门劝说。碰上不愿意说话的,他就根据学生的年级出题目,掌握学习情况。
他常微笑着提醒孩子:“手机可以查错题,但不能玩太久。”
为教好孩子,他想了不少办法——到当地的小学旁听,课后与老师交流探讨,掌握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最新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就是他用得最多的,孩子们答出了题,他会给些糖果、卡纸等作为奖励,让孩子时刻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唐上君正在书楼里备课。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如今,唐老家的阁楼被孩子亲切地呼为“书楼”。“书楼”里的数百斤书册文稿,手写整理的上千道难题,还有各种摘抄的名言语录等等,见证着唐老的辛勤付出。
他是样样精通的“全科老师”
学生年龄参差不齐,要补习的科目也各不相同,可老师只有一个人。
唐上君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全科老师”,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还是物理、化学、政治,他都能教。
这样的“全能”并不是信手拈来,学生成绩提升的背后,是唐上君倾注的无数心血。
唐上君在解数学题。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活到老、学到老。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94岁高龄的唐上君从来没有放弃学习。
在他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中学每一门课程他都曾涉猎。为了更新知识储备,他每天都会拿出老花镜、放大镜学习时政、钻研教学。遇到难题他还会用手机上的软件来学习破题思路。
“我就边教边学,学懂了再教。”唐上君说,“只有爱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学的学生。”
唐上君用放大镜查看习题。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夏志伟是一名初二的学生,由于父母在外地务工疏于管教,他的成绩并不理想,可一来到唐上君这里补习,他就表现出强烈的意愿。夏志伟说,唐爷爷不仅教他们学习,还教他们做人,做事。
严重偏科的唐旭芬本想放弃高考,唐上君主动找到她,给她补习数学。一段时间后,唐旭芬重拾信心,参加高考并顺利考上了大学。
唐上君正在辅导孩子功课。图片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到现在,雾寒村有50多人考上大学,这些学生无一例外都在“书楼”学习过。
从1951年开始,唐上君就在乡村学校担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他还带领学生建设学校、种植粮食。一辈辈的学生受益于他,成人成才,他也因此在当地被称为“教育守护人”。
人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唐上君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作为一名老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就是把孩子教育好,这就是我的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