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星堆、老官山相媲美的彭州金银器窖藏,是四川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也是中国迄今发现最大的宋代金银器窖藏,极具历史与艺术研究价值。
6月7日,“名人大讲堂”如约而至,著名考古学家、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走进阿来书房,分享了彭州博物馆里的这批“国家宝藏”。讲座结束之后,齐东方教授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研究三部主任谢涛、彭州博物馆馆员王朗参加圆桌会,这些彭州窖藏的发掘者、保管者、研究者以“锵锵三人行”的方式,畅谈这批宋代金银器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
四川为何出土大量宋代窖藏?
1993年,彭州市西大街的一处基建工地上,出土了351件宋代金银器窖藏文物,震惊天下。为何四川能够发现这么多金银器窖藏呢?谢涛透露,撰写彭州金银器窖藏考古报告的时候,他们将近年四川地区出土的窖藏做了初步统计,能够明确的宋代窖藏在四川地区至少有50处,这些窖藏出土了大量的金银器、钱币、瓷器、青铜器。
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兵分三路伐宋,其中西路军由大散关攻占汉中,同年进入四川,仅用了一个多月便攻入成都城,“凡破四川府州数十,残其七八”。大难临头,百姓纷纷将家中值钱的家当掩埋起来,这是宋代窖藏出现的主要原因。
彭州窖藏与丝绸之路有何关联?
讲座中,齐东方教授介绍了彭州出土的精美窖藏文物,其中包括90多件茶托,还有种类繁多的酒器,这是否意味着彭州窖藏与丝绸之路关系密切?
齐东方坦言,唐宋时期,四川的蒙顶山茶叶全国闻名,“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在饮茶之风盛行的宋代,四川是茶叶的主产地,也是集散地,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不仅是茶叶,四川也是全国最重要的丝绸产地,蜀锦早在汉代就十分强盛,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机,复原之后复制出了“五星出东方”织锦。
谢涛补充道,汉代的织锦技术已经炉火纯青,到了宋代,物产丰富,蜀锦尤为知名,酿酒业、印刷业、采盐业等商品经济十分繁荣,社会发展与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很大的关系。
在齐东方看来,丝绸之路很像一个形容词,形容文化的互动交流。这批窖藏文物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得益于四川当时拥有一批优秀的工匠。
彭州窖藏如何不再低调?
彭州窖藏出土的金银器之中,一级文物高达115件,彭州博物馆因此成为全国一级文物最多的县级博物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这批文物的价值,让更多人知晓这些文物,引发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王朗分享,彭州博物馆近年来逐步参与了一些外展,将精美的文物送去三苏祠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参加宋代文物专题展,吸引更多人了解彭州窖藏金银器的魅力。此外,博物馆也在开展数字化的工作,用3D建模等技术逐步完成文物数字化采集,未来有望在数字博物馆、线上展览中与观众见面。
在谢涛看来,文博数字化是未来的趋势,让文物活起来,不仅需要技术的加持,更需要讲好中国故事,深挖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来龙去脉,用配套的文化讲座、文创产品吸引更多人关注这些文物。
这一提议赢得齐东方老师点赞,回望从事了40年的考古工作,他对此深有体会,器物不会自己开口说话,考古人就需要充当翻译,将历史的信息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观众,同时,还需要担当“中介”,搭建起沟通大众与文物之间的“介绍人”,而这样的翻译与介绍建立在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挖到一件器物,要告诉观众这个器物上的纹样代表着什么,为什么流行,背后有何历史价值,就像《国家宝藏》节目,讲好文物故事,自然备受欢迎”。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洁摄影陈羽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