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中文版 English 繁体版
关于我们   |   实时资讯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专业素质   |   专业能力
专业技能   |   职业素质
培训项目   |   专家委员
项目合作   |   师资力量
培训活动   |   培训心得
学员交流   |   各地机构
证书查询   |   表格下载
在线报名   |   申请入会
快速搜索
素养

专业素质
· 素质
专业能力
· 能力
专业技能
· 技能
职业素质
· · · ·
道德素质 >>
· · · ·
文化素质
· · · ·
行为素质
· · · ·
形象素质
· · · ·
  道德素质  ■
与生命赛跑,为老兵留下“红色记忆”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如果说时间时而裹挟着风沙,要把一切掩埋在岁月里,你是否愿意去做一位拭去灰尘的人?

  如果把生命比作一场赛跑,你是否愿意拼尽全力,在终点到来之前,跑出一个又一个胜利?

  在孙艳华的人生后半程里,她拖着患癌的身体,跋山涉水,追寻着一位位年岁已高的老兵,誓要把他们的故事和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擦亮在岁月的长河里。

  在这场“寻兵”的赛道上,她的对手是自己的时间,是老兵们剩余不多的时间,也是将要掩埋历史的时间……

孙艳华在家中查阅资料书籍。新华社记者 许畅 

  留下老兵的“红色记忆”

  身材微胖,皮肤微黑,说起话来中气十足,如果不是说几句话后总要深喘一口气,你可能都想不起来,这是一位患过癌症、年过古稀的老人。

  1999年,孙艳华不幸罹患乳腺癌,手术后,胳膊都抬不起来。彼时,她是吉林省通化市商务局的一名干部,因工作需要,她坚持到2001年才退休。那一年,她刚刚50岁。

  年轻时,她下过乡,进过工厂,当过先进集体户的户长,也当过优秀学员标兵。后来,她到机关工作,还被授予过吉林省模范工会干部、全国先进女职工。退休后,有企业请她做管理工作,有社区请她当书记,她思虑再三,都以身体原因为由谢绝了。

  其实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这期间,正在上大学的儿子时不时打电话来,向她请教一些人生问题。这让孙艳华萌生了一个想法——“我应该把自己的人生写下来,毕竟患的是癌症,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不在了,孩子还能从书上找到答案。”

  就这样,孙艳华边学电脑,边整理资料,从2001年动笔,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一本56万字的长篇小说,记录自己50多年的人生历程,取名为《山里的燕子》。

  这本书完成后,她又感念于孩子的成长,用了3年的时间写了一本儿童长篇故事《梦想从这里放飞》。

  两本书的写作让孙艳华有了很大的成就感,再加上身体状况比较稳定,她有了继续写下去的信心。在选择写什么的过程中?一段尘封的记忆让她这次选择了不一样的主题。

  “我在吉林省辉南县下乡的时候,认识了一位英雄,他是一位老兵,叫邹怀清。”对于那位英雄和那段历史,孙艳华记忆犹新。

  1947年3月,在解放战争的一次战役中,邹怀清一个人俘虏了17名敌人,缴获了一挺机关枪,此后屡立战功。但在1948年的一次战役中,邹怀清不幸负伤,右腿粉碎性骨折。回到家乡的时候,谁都不知他是战斗英雄。

  1966年冬季,邹怀清曾经所在的部队恰巧到他的家乡拉练,邹怀清认出了当年的军旗,从而与当年的战友相认。当被问到“你为啥不告诉大家你是英雄?”邹怀清回答说:“我身体残了,不能给英雄添彩了,我也不能给英雄抹黑!”

  在孙艳华的心里,邹怀清影响了她的一生。“我想写一部能够净化人们灵魂的作品。”于是,她辗转找到了当时还健在的邹怀清,并于2009年动笔,写下了一部《军旗的骄傲》,记录邹怀清的故事和那段光荣的历史。

  正是这部作品,让孙艳华下定决心,要在自己有限的晚年时光里,多寻找到一些老兵,留下专属于他们的“红色记忆”。

孙艳华在家中翻阅书籍核对信息。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老兵一个一个地‘走’,我急啊!”

  继邹怀清之后,孙艳华找寻到的又一位老兵,是杨靖宇烈士陵园的老园长徐振明。

  这位多次立下军功的英雄老兵在和平年代不慕功名,父子二人为英雄守陵60多年。徐振明的事迹,让孙艳华对老兵这一群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共鸣。

  于是,从身边的老兵开始,孙艳华踏上了跋山涉水、走屯串户的“寻兵路”。已知的老兵访完了,就问政府部门要档案,接着访,有时候一走就是很长时间无法回家。

  老伴胡堂林心疼她,但阻拦不了,便也加入进来。就这样,孙艳华负责采访和写作,胡堂林负责开车、拍照、整理材料。

  好多人不理解,问孙艳华,“这么大岁数了还到处这么跑,图啥?”她说:“我也在享受,只不过享受的东西不一样罢了。”

  在这条“寻兵”路上,孙艳华找到了先后荣立7次战功、靠着四挺机枪守住阵地的英雄老兵刘德厚;采访到15岁上战场、立志“抓一个美国大兵立功”的老文化教员李润兰;记录下带领114名铁路工人冒着敌机轰炸,修铁路、排炸弹、救列车的“铁道卫士”高殿甲;寻访到上甘岭战役中,用广播不断瓦解敌人心理防线的朝语播音员孙泰镐……

  “他们是最重视荣誉的一代人。”孙艳华说。她把出版后的书送给采访过的老兵,他们高兴不已。有的老兵把书稿放到枕头底下,把写自己故事的那页折起来,谁来了,都要拿出来给人家看一看,说“这是我当年的故事”。

  在孙艳华的影响下,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寻兵”的行列。

  刘淑兰老两口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没有车,就坐公交、打车去寻访老兵。有时候,两口子还“冒充”孙艳华的名义,给老兵们送东西。孙艳华不让他们破费,他们就说:“俺们有这份心,就想孝敬孝敬这些可敬的人。”

  其实,“寻兵”路上,酸甜苦辣都有。有的家属认为宣传老兵没有用,不配合。有人张口就问:“给钱吗?”每次孙艳华都劝道:“老兵是你的家人,更是国家的财富。”在她和志愿者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老兵子女主动找他们,请他们为父辈们留下曾经的荣光。

  2009年以来,孙艳华以纪实作家的身份,寻访了通化地区500多位老兵,完成了老兵访谈《冰川血山》、老兵故事文集《血性碑》以及5部长篇小说,还与老伴胡堂林合作编辑了录入413位老兵战斗简历和图片的画册《军旗的荣光》。

  随着时间推移,她采访过的老兵一位位离去,这让孙艳华十分焦急。2017年,孙艳华的身体又一次出现状况,经过治疗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寻兵的路。

  “我等不起啊,岁月不饶人,老兵一个个地‘走’,我急啊!”孙艳华说。

  “等我爬不动了,就停下来”

  2021年,是孙艳华入党50周年,也是她患癌退休的第20个年头。她总结自己是用了“精神转移法”抗癌,“寻兵”就是她的快乐之源。“记录一位位老兵们亲身经历的故事,就是在还原真实的红色历史。”她说。

  “寻兵”途中,她帮助辽宁瓦房店刘书田老人,找到寻了80年的姥爷方德胜和舅舅方老四的下落。

  方家爷俩是80年前在通化县光华镇被日军杀害的13名抗日志士中的两位。在查访方家父子的过程中,孙艳华发现他们是当年杨靖宇将军“藏兵于民”战略中的一员——非战时就是村民,一旦需要打仗,就是东北抗联的兵。这也解释了为何东北抗联在缺乏供给的情况下,仍能在根据地与敌人抗争多年。

  “寻兵”途中,孙艳华发现了79年前侵华日军血洗白家堡子(今吉林省通化县兴林镇大荒沟村)时失踪的一车抗联家属的线索。

  通过跟踪查访,她找到了那一车妇女中唯一的幸存者赵淑琴的表姐,还原了“抗联家属被鬼子活着喂狼狗”的史实,补写了日军血洗白家堡子中被遗漏的一笔。这条关键的线索,让历史研究者发现,所谓的“白家堡子惨案”,并不单纯是日本侵略者犯下的累累罪行,也是全村为了掩护抗联,而主动选择牺牲的革命历史事件。

  “老兵是历史的见证人,我并不是为了给老兵歌功颂德,而是想用这些故事告诉现在的人,幸福生活来得不易。”孙艳华说。

  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老兵,了解红色历史,“寻兵”以来,孙艳华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老兵故事80多篇,在网络上图文并茂地发表老兵故事百余篇。

  在孙艳华的影响下,在通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抢救老兵记忆、挖掘红色历史的行列。他们成立了通化市红色文化志愿者协会,把红色文化的传承付诸到社会实践当中。

  孙艳华还牵头成立了通化市老干部报告团,到各地去宣讲老兵故事、红色历史。许多老兵的子女也加入进来,提供素材、书写故事,还原了更多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

  去年,一个讲述400位参战老兵故事的纪念馆在通化师范学院建立起来。“老兵用生命和热血谱写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社会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孙艳华说。

  寻兵至今,孙艳华记录了许多参加过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战斗的老兵。如今,她还想继续找下去,把参加过保家卫国战斗的老兵,甚至参加过维和部队军人的故事都记录下来。“在我的有生之年,我想尽可能多地留下一笔。”孙艳华说。

  2021年3月,孙艳华又一次病倒在路上。后来,当被问起“有没有想要停一停”时,孙艳华说:“等到我爬不动了,就能停下了。”

2022年第一季度

孙艳华入选“中国好人榜”

版权所有:专业人才教育工作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ced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2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