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可分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三种形态。国民素质不仅在人力资源中起着主要作用,而且较之自然资源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并决定着社会发展。我国的国民素质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制约。为达到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应积极探索提高国民素质的新途径,包括:体制改革应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将变革观念作为国民教育的重点,促进企业家率先实现现代化,遏制生育中的“反优生”。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首次强调了国民素质对国力的作用:“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时过8年,1993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作为党和国家的文件,也首次强调了这一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提高国民素质作为一项大政方针,在党和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与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频频出现。
国力,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教育等方面所具备的实力。由于一般都将国力仅仅理解为经济实力,为了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其涵义,习惯在“国力”前面冠以“综合”二字,称之为“综合国力”。 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国力可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包括经济)三种形态。与自然资源的“物”相比,人力资源的“人”作用更为重要。在农业经济中,土地和人力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工业经济中,资本和机器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导产业,知识的多少、新旧和优劣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人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创造者、掌握者和使用者,所以说,人力资源较自然资源更为重要。江泽民主席在2000年斯里巴加湾APEC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江泽民主席的这一科学论断,与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人力资源包括人口的数量与质量;对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国民的数量与质量。人口的数量具有两重性:过多的人口和过高的生育率会给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造成压力;但过少的人口和过低的生育率,同样也会导致人力资源短缺的弊端。国民数量与国民质量相比,国民质量,即国民素质,在人力资源中无疑起着主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这种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长期以来,在人口问题上有一种偏见,认为人口问题制约我国的发展主要是因为数量多。其实并非如此。从人口密度上说,根据最新的资料,1998年我国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33人,而德国是236人,英国是245人,日本是336人,韩国是470人。其它这些国家并不认为人多是其主要的人口问题,有的还苦于生育率低和劳动力短缺;他们的一些人口学家甚至还认为,适度的人口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看来,我国的人口问题并不仅仅是人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素质问题。由于低素质人口的众多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所以,要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控制人口增长的力度,另一方面则需要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社会发展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源中的国民素质。在当前的现代化大潮中,社会发展与国民素质的关系,就是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同一现代化进程中的两个侧面,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我们既不能要求先有现代人,再去创造现代社会,也不能要求先有现代社会,再去造就现代人。人的现代化势必会引发社会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也势必会推动人的现代化,而且其最终目的也是人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发展。然而,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人是实现现代化的主体,在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先导作用;从整体上说,人的现代化应比社会现代化超前一步。当代现代化研究权威、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于1962年到1964年在6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比较性社会调查,最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他在《人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综上所述,在国力的三种形态中,人力资源较之自然资源更为重要;而在人力资源中,国民素质又起着主要的作用;国民素质不仅决定着人力资源的水平,而且还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水平。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国民素质是国力中最重要的因素,以“第一国力”相称当之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