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中文版 English 繁体版
关于我们   |   实时资讯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专业素质   |   专业能力
专业技能   |   职业素质
培训项目   |   专家委员
项目合作   |   师资力量
培训活动   |   培训心得
学员交流   |   各地机构
证书查询   |   表格下载
在线报名   |   申请入会
快速搜索
素养

专业素质
· 素质
专业能力
· 能力
专业技能
· 技能
职业素质
· · · ·
道德素质
· · · ·
文化素质
· · · ·
行为素质
· · · ·
形象素质 >>
· · · ·
  形象素质  ■
给时间以生命 给生命以尊严
来源:全国专业人才教育工作部  作者:解思忠  

 

       人在健康的时候,生命的质量应该说是高的;但一般人总要慢慢地衰老下去,直至死亡,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死亡对于一般人来说,并不是一刹那间的事情,而是一个生命之灯慢慢熄灭的过程,有的甚至会延续到几年、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死亡的过程已成为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生命质量,指的不是健康时的生命质量,而是进入死亡状态这段时间的生命质量。要提高这段时间的生命质量,除了进行必要的治疗,并辅之以保健,从而控制病情、延长生命、减轻痛苦外,还有一个如何对待生命终结的问题。

        我们不必忌讳谈论关于死的话题;一个没有认真思考过死亡的人,很难对生命形成成熟的见解。有一句在哲学界流传甚广的话:“哲学就是学死”—— 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的终极任务,就是教人如何不怕死,以及如何去死。死亡,是横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道深渊;人生的道路各有曲折、长短,但在道路的尽头无一例外地都是死亡的深渊。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乃至于所有的生命,都是被判处了死刑后,才发配到地球上来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对死亡抱着一种科学的态度,不要有过度的恐惧心理,把它看作是生命的必然归宿;也不要过度的悲哀,把它看作是人生的彻底解脱。尤其是人过中年之后,都应该郑重地思考死的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做一个彻底的清醒者;如果你还意识不到这一点,糊糊涂涂地往前走,到了深渊边沿才大吃一惊,就会手忙脚乱,留下诸多的遗憾。

        对于突如其来的死,人们由于措手不及而无能为力;而对于在死亡边缘上挣扎的死,人们往往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安乐死就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安乐死,就是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用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结束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也包括维护自身尊严。人活得要有尊严,死得也要有尊严——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死得体面。我们中国人一向好面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应该讲一讲面子。人有生的权力,也应有“尊严死”的权力。安乐死,不仅可以减少无价值的痛苦,可以维护最后的尊严,还可以使自己的亲人从两难的困境中得到解脱,也可以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对实行安乐死的病人来说,的确需要有大智大勇的精神;而这种大智大勇的精神,又是基于平时对人生和死亡的极深思考。我们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这一生没有虚度,那么,尽可无憾地离去——人都只有一生,我活得还不错,走吧!如果这一生过得实在是不如意,那么 ,好在还有个头——死亡是唯一能擦掉你一切烦恼的橡皮,而且死后并没有灵魂受苦之说,走吧!当游丝一般的生命以巨大的痛苦为代价时,这个世界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留恋的,应该给自己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不要留下一道败笔。

        在我们国民传统的生命观里,长寿几乎是压倒一切的,正如俗话所说:“好死不如赖活”。这固然反映出一种热爱生命的态度,但对生命的质量却大大地忽视了。我们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也要顾及他人的生命质量。对于可治疗的重症病人当然必须全力抢救,但当病人已无生命质量可言,死亡不可避免时,则应使其安详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对一个无法康复而濒临死亡、且承受着难以忍受痛苦的病人来说,实施安乐死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种人道的行为。目前,安乐死在世界范围已获得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世界卫生组织过去有一句口号:“给生命以时间,延长寿命”;而现在,这句口号已改为:“给时间以生命”——不光要延长寿命,而且要保持较高的生命质量,同时也是给生命以尊严。

版权所有:专业人才教育工作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ced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2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