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中文版 English 繁体版
关于我们   |   实时资讯
通知公告   |   政策法规
专业素质   |   专业能力
专业技能   |   职业素质
培训项目   |   专家委员
项目合作   |   师资力量
培训活动   |   培训心得
学员交流   |   各地机构
证书查询   |   表格下载
在线报名   |   申请入会
快速搜索
素养

专业素质
· 素质
专业能力
· 能力
专业技能
· 技能
职业素质
· · · ·
道德素质
· · · ·
文化素质 >>
· · · ·
行为素质
· · · ·
形象素质
· · · ·
  文化素质  ■
西方文化消费时尚及其对当代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来源:  作者:  

 

        文章试从文化全球化的视野下入微,探讨当代青年的西方文化消费时尚和消费的实质、形成原因及其负面影响,并对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抵御西化“暗流”的渗透,从而达到培育民族情怀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目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革春风一朝拂掠神州,西方形形色色的文化产品如潮水般涌入尘封的国门,它们既有展示豪放粗野、个性十足的露脐牛仔裤,露、透、薄、性感极致的迷你裙等服饰文化,也有标榜时尚雅致、便捷经济的麦当劳、肯德基快餐饮食文化;既有宣扬西方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的好莱坞影视文化,也有昭示人文理念、宗教信仰的西方节日文化;既有追求青春靓丽、“绿肥红瘦”的美容时尚文化,也有表现前卫、热辣奔放的行为艺术文化。这些现代化意识下的文化产品在大众传媒夸张式的宣传和煽动下,犹如一张张立体的蜘蛛网,铺天盖地地渗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起到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造就了民族精神失落的“哈西族一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面对外来文化产品的冲击下,如何透析文化消费实质,合理引导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从而保护民族大众文化和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民族精神。

        一、文化消费的概念及西方文化消费热的成因

        1.文化消费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消费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现象,又是一个文化现象。说它是一个经济现象,是因为文化产品和普通商品同样具有使用价值,能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并且在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上呈现主体的差异性;说它是一个文化现象(社会现象),是因为文化产品异于普通商品,它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文化意识、观念形态的载体,这种精神意识的再现即表现为其社会价值。因此,文化消费,指的就是消费主体指向商品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和意识表征的使用行为。简言之,就是对商品中文化价值的消费。

        人是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复合体。人的生物性决定了人有延续生命、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需要,而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各种社会关系中,人既要获得别人的关注和重视,也有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告诉我们,人有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且各种需要是呈等级式的,一旦人满足了低级的生存需要,就会向更高层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发展,“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现代化大生产极大程度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生存的温饱问题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视点,转而求诸于更高层次精神上的追求,如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消费,就是主体在消费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将产品内在的文化价值附载于自身,以张扬主体个性,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可以说,文化消费行为仅是主体的个性表征,主体追求的精神需要才是这种行为背后的真正动因。

        2.西方文化消费热的成因

        西方文化产品在中国大行其道,正在稀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而广大青少年热衷于是,亦步亦趋学西方,“崇西”之风日盛,究其原因,既有心理因素又有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1)从心理视角来看,青少年求知求新、从众的心理特征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观原因。这一时期的他们,正处在身心快速成长时期,求知欲强,对外界新奇事物感兴趣,具有较强的冒险性,乐于尝试和实践新事物,但是,他们由于知识缺乏,人生阅历不足,感性意识较强,缺乏正确的判断力,看问题片面化、简单化和极端化,容易冲动,容易落入“从众”俗套,容易在美丽现象的陷阱中沉沦下去,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其辨别事物的能力,就会让其在迷茫中失去自我,在道德的轮滑下相去甚远。西方文化产品在中国的营销策略就是抓住青少年这个消费群体,因为他们在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都处于不成熟时期,对外来文化现象有着巨大的好奇心,再加上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领先优势,是发展中国家青少年向往的地方,因而对来自美国的文化就带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对美国文化的消费,在青少年心理上产生一种优越感并以此做来显示和炫耀自己社会地位、时尚前卫的标志,于是青少年之间形成消费麦当劳式的欲望和群体动力。所以,麦当劳实际首先是从改变和培育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和文化取向入手的,当这种文化趣味形成后,其市场占有就自然形成。

        (2)从文化视角来说,国内文化从业人员对西方文化的模仿和话语平移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西方文化消费的狂潮。在西方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下,西方国家凭借强势文化控制了文化话语权和文化标准权,严格限制了“非西方”国家的文化从业人员的国际化发展,部分文化创作主体为了挤身“好莱坞”似的文化圈,赢得国际承认,不得不放弃本土的文化标准、背弃民族文化内容,而一味迎合西方的文化标准和西方受众口味,服务于西方大众文化的发展,其结果是不仅构成了西方文化扩张的有效环节,成为崇“西”的始作俑者,而且因其创作的文化产品催生了一代甚至几代的西方模式顶礼膜拜者,极大地消解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对民族国家得以巩固的文化合法性基础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威胁了民族的生存际遇。

        (3)从政治视角来看,西方霸权主义在文化领域内的扩张构成西方文化消费热的外在动因。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必然要求在政治上、文化上也占统治地位。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雄厚、军事力量强大、高科技发达,在全球化运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必然也要求在文化全球化运动中其它国家能“唯其马首是瞻”。

        其一,文化的全球化,为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其文化扩张提供了外部条件。在国际政治、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全球化浪潮下,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构成了全球化时代特有的文化景观,“在这个文化地图上,普世主义和原教旨主义、文化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全球性和地方性、世界性和民族性、一元性和多元性,像一个个幽灵从潘多拉魔盒中来到我们这个星球上,展开前所未有的厮杀”(金民卿:《文化全球化与中国大众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西方理论家曾言:“文化全球化被视为麦当劳化,即视同世界媒体市场集中化过程中,文化内容和信息的日益趋同”(乌贝克:《全球化与政治》,王学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1页)。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媒介技术手段,语言控制权,在全世界推行文化扩张或文化霸权,强迫其它国家接受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高举普世文化价值的大旗,妄图以文化的特殊性来代替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形成整齐划一的同质的“全球文化”。可以说,当前文化全球化的过程,就是西方价值在各国不断扩展的过程,就是殖民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新发展。

        其二,价值意识传播方式的隐蔽性、渗透性、破坏性,也为西方文化扩张披上虚伪的外衣。在当前的经济一体化和核力量均衡的国际形势下,西方强国依靠传统的军事、政治手段来粗暴干涉他国内政已不能奏效,甚至会引发两败俱亡的后果,因此,作为具有长期隐蔽性和强烈渗透性的文化意识手段就成为当前的首选的方法。美国国务院美洲司的查理•帕蒂就说:“政治渗透带有强制接受的烙印,经济渗透被谴责为自私和强制,只有文化合作才意味着思想交流和无拘无束”(Frank A. Ninkovich,The Diplomacy of Ideas:U.S. Foreign Policy and Culture Relations,New York,1981,P27)。美国学者约翰•耶马在《世界的美国化》一文中说:“美国的真正‘武器’是好莱坞的电影业、麦迪逊大街的形象设计和马特尔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线。美国制作和美国风格的影片、服装和‘侮辱性的广告’成了从布琼布拉迪沃斯托克的全球标准,这是使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美国化的重要因素”(刘伟胜:《文化霸权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美国总统威尔逊也曾指出:“要用思想和文化攻势来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大众文化产品正因为具有隐蔽性,比较容易通过政府的意识形态审查,遇到的阻力小,从而导致传播范围的广泛性、流动速度的快捷性,给思想的传递提供便利之道。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就是这一文化扩张战略所取得的“胜利果实”。

        二、西方文化消费热对当代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生活是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提倡主旋律,崇尚多样化是当代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现代化高节奏的生活压力下,人们腻烦于千篇一律、单调乏味的生活方式时,会产生求奇、求新、求异的本能向往,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增添生活的兴奋点,这实是无可厚非。然而,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表现为服饰文化的牛仔裤、迷你裙,还是体现为饮食文化的麦当劳、可口可乐,这些西方文化产品都具有二重性,它们既具有普世主义价值的特征,为世界各国消费者所青睐和追逐,又在华丽诱人的外表下渗漏出他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长期沉溺于其中的广大青少年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从而转向模仿和渴求,并在生活中反复践行形成“西化”观念的思维定势,给广大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起到了负面的消蚀作用。

        1.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坐标实现的异化

        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思想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主体行为的指南针。

        首先,青少年所呈现的身心特征决定了其必然受到文化产品所折射出来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异化其尚未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因为青少年身体和生理机制的急遽变化必然要求人的求知欲、审美欲、自我价值实现欲的激增。求知欲的增长,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猎奇性,但由于主体缺乏警惕性和判断力,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思想开放的盲目性,受到社会形形色色的信息对旧的思想和观念极大的冲击,在这个对原有信息重新审视和新的观念构建的过程当中,对外来信息的导向性就显得极为重要。在西方强势文化控制世界话语权而国内主流文化相对弱化、监控失位的当今,西方文化产品的源源涌入,并且在商业化媒体的立体炒作下,无疑就使青少年在西化信息横生的洪流中接受、内化、并构建出以西方价值理念为核心的思想价值体系,同时也给广大青少年勾画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西方社会的一切都是美的,遍地香花丽叶,充满了民主和人性。以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下的行为实践,集中表现了消费主义和精神失落的“哈西”情结的倾向。消费主义,指的就是以追求快乐为目的的消费行为。快乐原则,是消费主义的首要原则,主体的消费是为了追求心灵的愉悦、精神的满足、情感的惬意,而不是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在其名目下必然衍生出攀比消费、超支消费、刮老消费等多种畸形消费模式,这与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提倡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是相违背的。值得一提的是,当代西方文化产品,是西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文明成果,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映射。在后现代主义精神所表现的抽象性和主体性的围剿下,青少年陷入了一种精神的多元状态,生活的意义失去了其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倍感理想失落和道德迷茫,甚至沦落为纯粹的享乐和消遣,异化为当代西方“精神失落的一代”。

        其次,青少年处于“社会边缘化”的角色,活动的主要领域从家庭、学校转向复杂多变的社会,渐失童时父母的呵护,却又不能完全参与社会生活,享受成年人的权利,常被戏谑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作为社会的“准成年人”,他们迫切需要得到社会的重视和承认,想方设法展现独特的个性魅力,渴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文化消费就是其张扬个性,获得社会关注和重视的有效途径。文化价值的消费过程,可以说就是其自我价值的弘扬,社会价值的彰显过程。但是,作为消费主体的青少年由于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教育能力的缺乏,主体意识的表现沿着两极走向,在消费时尚的自主意识中往往走向误区。一方面他们认为,西方文化消费是个性化、新潮,越能表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青少年热衷于西方时尚文化消费的的每个节奏,走在时尚的最前沿,认为只有保持与西方最新的时尚接轨,才能保住自身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崇西”时尚成为他们自我价值体现的唯一途径。实际上,在生活中他们已不是消费时尚的主宰,而已经成为时尚的“奴隶”。另一方面,青少年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中,片面强调外在的形象和社会地位,强化了其世俗功利意识,“逐渐以物的、金钱的法则,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义利关系法则;以对表面的物质华丽认同替代了道德品质与精神内涵在人的发展中同等重要的认可,把外在形象时尚与否作为衡量评价自身社会价值能否实现的标准和尺度,从而表现出其浅薄的社会价值观,阻碍了他们自尊、自爱、自强的道德精神追求,导致了部分青年对自身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定位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念的形成。” (邓卓明:《社会时尚与当代青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第137页)

        2.对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传承的消蚀和支解

        民族文化,是国家赖以生存的文化合法性基础,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之一。青少年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传承者,是中华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复兴的中坚,但同时也是西方西化中国而激烈争夺的潜在对象。可以这么说,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代青少年抢夺战略的输赢就决定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政治价值取向。鉴于此,美国中情局就在其“二十一条密令”中明确规定,赋予当代中国青少年西化的价值观念和政治意识是其首当其冲的使命所在。文化产品的消费热就是这种思考下所推出的“杰作”,它担负起演化中国的重任。西方国家通过输出大量的文化产品,辅以强大的媒介霸权,通过网络、电台和报纸等现代传媒手段,把赋予意识形态内容的产品载体向世界各国输出,以持久的意识形态渗透,弱化青少年的爱国情结和民族精神、传统的价值取向,肢解民族文化结构和民族精神,代之以西化的价值取向、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但是尽管其形式的隐蔽性、范围的广泛性、渗入的强大性,它还是引起各国领导人的反对和谴责,强烈呼吁对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视和保护。不久前,在上海举行的“国际文化政策论坛”部长年会上通过的《上海声明》达成了四点共识,其中一点就指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走向未来的出发点和智慧的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当中,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重视保护和发展各国的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三、对青少年的合理引导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是四个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者。帮助青少年培育良好的文化趣味、审美情趣和消费观念,树立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伦理道德、提高其明是辨非的能力成为当前形势下的一项迫切任务。

        1.激发爱国情怀,提升判断鉴别力

        从宏观角度来说,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熏陶。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价值体系的核心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国家没有民族精神,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在差异化多样性的时代潮流中生存下去。如果我们能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运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选择一些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生活实际、内涵民族情怀的文化载体寓教于乐,去亲近青少年主体,会收到单纯说教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使其在“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环境下,思想得到启发,观念得到更新,情操得到陶冶,品德得到升华。其次,从微观角度来看,青少年崇西之风盛行,盲目随波逐流。正是因为其缺乏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有效的鉴别力。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传播,信息更新和信息交流的时空速度也空前飞跃,曾经伏憩在“象牙塔”中生活的青少年们已抵挡不住外面风刀霜剑般思想的洗礼,曾经在“无菌室”自由徜徉的学子们,面对室外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香花野草,病菌丛生的外来文化产品,如果不建构起自身的“免疫力”,提高其别真善美,假丑恶的分析力、判断力,就会在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洪流中迷失自我。鉴于此,社会、学校、家庭应以提高青少年的分析鉴别能力为核心,尊重个体需要,张扬其个性,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徇徇善诱,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抑制其非正统思想的滋生。

        2.净化社会环境,形成合众效力

        西方文化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中国青少年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生活的趣旨性,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合理化传统的消费结构,体现了生活的时代性,但是,这些文化产品以其巨大数量的包围性和其意识形态的强烈渗透性,使中国广大青少年在潜意识中接受并内化为思想观念,并且在外化的行为中,表现出极大的媚外性。“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纱出缁,不染自黑”,环境的因素对人的思想发展有巨大的感染作用。当前强势媒介夸张式的宣传,富于诱惑力、美化了的商业炒作和社会舆论的负作用都为青少年的崇“西”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除了提高青少年的鉴别能力外,我们还应重视社会环境的净化作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并行协调,舆论向度一致的合力示范效应。首先,应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严守文化市场准入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文化政策、法规,设立有关的管理机构,阻止低级趣味文化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打击各种消极性大众文化产品,鼓励弘扬积极生活情调,引导积极向上的大众文化,把大众文化的趣味性、商业性、通俗性、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单纯追求商业盈利而忽视文化品味。其次,大众传播媒介应具有宣传育人的社会责任感,传播符合时代国情的消费观念。大众媒介是社会时尚的传感器,因此,大众媒介对西方文化产品的消费应抱审慎负责的态度,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为原则;是否有利于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文化为原则;以是否有利于青年的健康成长为原则,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善意劝喻,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中的正向导向作用。

        人是社会的产物,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人的思想行为的改变。全球化条件下的青少年在文化消费浪潮中,既要张扬个性、与时俱进,又要在西化的“暗流”中激流勇进,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

版权所有:专业人才教育工作网
礼仪培训师资培训,金正昆讲座,李燕杰讲座,素质教育提升培训,形象设计管理训练 北京高端师资金正昆李燕杰
Copyright (c) www.ced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京ICP备12023558号-2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邮编:100801  技术支持:爱建网
电话:86-10-13366923819  传真:  E-mail:zyrc68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