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水煮三国》开创大话体管理学之先河,他本人因此一“煮”成名。他曾专为一本书量身制作主题曲,让其成为中国首部有主题音乐的图书,也曾行进在“千里走三国”的文化苦旅上。
初一见面,印象中的成君忆是一介文弱书生,不苟言笑。交往多了,渐渐感受到他坦荡、很健谈、有见地,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情无不渗透着对人生的思考。
1970年,成君忆出生在湖北蒲圻(今赤壁)新店一个经济困窘的家庭。成君忆说,自己少年时既感受不到幸福,也不快乐,于是早早就思考这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答案是什么?”成君忆后来的写作,也几乎贯穿了这样的问询。
“我是学中文的,毕业后到《青年心理咨询》杂志社做了一段时间的编辑。”1992年,在武汉闯荡了几年的成君忆与几个朋友共同成立了一家企业发展研究所,专门为企业的发展、规划、营销等方面提供服务,这是成君忆正式进入企业管理的标志和介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开始。在咨询服务这个平台上,在为国内众多大型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成君忆结识了很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并且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朋友关系。
“我做过10多年的企业管理顾问,主要涉及市场营销与人力资源两个方面,对塑造品牌特征、整合营销传播、组织设计、人才选拔、职业生涯规划、团队建设等诸多领域都有过深入研究。”由于对中国古文学的喜爱,成君忆经常阅读四大名著,并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思考,渐渐地发觉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管理学的发展史,应当通过研究、整理以及卓有成效的策划和传播,让中国古典的管理文化重新焕发光芒,为当代中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从2002年开始,成君忆就开始创作《水煮三国》。在写作的同时,成君忆的生活发生着一些变化——他开办了一家管理咨询公司,这家管理咨询公司当时的主营业务是做人力资源测评。但是由于对武汉市场不是太熟,再加上一些非专业因素影响着业务开拓,经营十分低迷,人员从最初的二十几个人减到三四个人,直到公司停业,遣散员工。
不管怎样,管理公司的经验对成君忆后来写作《水煮三国》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很多的潜规则,真正的企业文化不是广告语、不是口号,而应该是办公室中的潜规则。因当时公司办公室还有几个月的租期,他就每天一个人到偌大的办公室“上班”,不再是为了联系业务,而是为了写作。那阵子,办公室很清静,没有人来打扰,那段日子十分难忘,平时办公室的喧嚣已经是荡然无存,他就在这种静的环境中写写稿子,包括安静地睡觉。
文章边写边在武汉的《成功》杂志开办专栏“大话管理”。连载了几期被停止了,据说是有着太多不严肃的调侃。编辑感到很委屈,建议成君忆写成书去出版。于是,成君忆就开始把专栏文章里的内容整理、加工、补充,创作成一本书。随后,他把这个专题通过网上与几个出版社进行了交流,不多久就同中信出版社达成合作意向。
2003年8月,中信出版社的责任编辑打来电话:《水煮三国》已经上市,首印1.3万册。当年10月,《水煮三国》的销售突破20万。到2004年,《水煮三国》的销量突破百万。一个个天文数字显示:《水煮三国》火了!
显然,成君忆个人也火了,一“煮”成名的他马上感受到了名声所带来的喧嚣与繁忙。很快,他从一个普通老百姓转到作为一个公众人物面对世界,写书、讲课、策划,一个也不能少。
《水煮三国》讲的是三国的故事,说的是管理的学问。成君忆用“大话三国”的文笔娓娓道来,看似荒诞不经,其实大有深意。他以古寓今,庄谐皆备,妙语迭出。一口气看完了第一章,感觉仿佛真是像川菜“水煮鱼”、“水煮肉片”、“水煮白菜”一样看似简单,实则令人回味无穷。成君忆用三国的水来煮“管理学”的料。他说,“水煮与‘红烧’、‘清蒸’不同,讲究麻、辣。这本有着很高谋略价值的经管类图书,跟好看的小说差不多。”
薄薄的一本《水煮三国》,以大话式的方式讲解经济管理知识,初版至今,再版30余次,在全国的发行量超过120万册。成君忆坦言,动笔之初,没有料到会发行这么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刻意以一种风趣、诙谐的风格在写作。
2007年10月24日这一天,是成君忆人生历程中的一个新起点。这天,武汉市广埠屯工商所向他颁发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为此,他正式成为全国第一位个体作家。他说,曾经痛苦过,也算是辉煌过,但从这一天开始,我将选择一种个体作家的生活方式、一种平凡和简单的生活方式,拒绝任何光怪陆离的诱惑与干扰。“我不再是一个追赶电梯的上班族,也不再从事卖弄聪明的管理咨询工作。因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财务自由,我能够以自由职业者的身份,或者外出讲学,或者回家写作,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读我喜欢的书。”
由于刻意低调的生活,网络上除了介绍他的书外,很少有他私人的信息。他说:天堂在每个人心中,要保护自己的天堂不受外界的干扰。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是快乐的,所以他一直想呆在自己的伊甸园。他甚至说:“不出来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