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段永基,1946年7月出生。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四通集团公司董事长。他是北京中关村著名的企业家,他是“中关村的里程碑式人物”,他是中关村公认的“村长”。
1984年,他参与创办了中国首批民营高科技企业——四通公司。1993年,在他的领导下,四通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同年,在他的推动下,四通公司投资创办了新浪网的前身——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于2000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目前新浪网已成为一家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在线媒体及增值资讯服务提供商。在他的努力下,四通公司与三井、三菱、松下、富士通及微软、康柏等世界著名企业先后共成功兴办18家中外合资企业。
2003年12月,他领导的四通公司投资生命健康产业,目前公司经营的脑白金和黄金搭档产品已成为中国保健品的第一品牌。
6月19日下午,担任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的段永基从北京飞赴宜昌,参加次日在宜举办的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家三峡高峰论坛。当晚,他连夜参加了协会理事长秘书长联席会议后,已是晚上10时,虽然一路奔波,且会议议程安排十分紧密,但在接到本报采访邀请后,他仍欣然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面对记者的采访,依然表现出他的亲和力,他的幽默,他的豪气,他的睿智。
商 机
金融危机下成功“过冬”,有门道
三峡商报:段总,您好!首先欢迎您来到宜昌,同时,感谢您在十分繁重的会务工作之余,接受我们的采访。
段永基:谢谢!很高兴来到宜昌,很乐意就民营企业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 三峡商报: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危机、机遇、创新、发展”,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您觉得应该如何化危为机?
段永基:是的,面对金融危机,部分企业家有些悲观,觉得金融危机是个“坎”,难得过。其实现在的金融危机,正是考验企业家素质,考验企业家精神的最好时候。俗话说,时势造英雄,企业家要学会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寻求商机。我个人觉得,目前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着手,首先要深刻分析自己,明确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才能找准定位和突破。“城市化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几亿农民要进行“城市化”转变,会带来巨大的商机,像房地产等。还有“市场化建设”的商机,像商业、物流业等。其次,企业家要学会促进环境的改善。进一步获取有效的资源配置,进一步获得政府的优质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危机中寻找商机。
三峡商报:那么,对于宜昌的民营企业家应该如何“过冬”,您能否给出一些建议?
段永基:关于“过冬”,我想来想去只有三个办法。第一个办法就是引导环境,怎样引导环境?有两个建议:一个就是“迁移”,学大雁南飞,动物大迁徙;另外一个就是建设自己的小环境,原始的周口店山顶洞人就是一个例子,后来就是盖房子,再后来除了盖房子还要加取暖设备,东北人的火炕、华北地区的炉子,然后到现在的暖气。第二个应对严冬的办法就是多穿衣服,在东北冬天那么冷,但是穿上大棉裤棉袄就好了;第三就是强身健体,办法就多了,比如吃补药,吃苦药,还有游冬泳、洗冷水澡的。
迁移到经济界也无非就是这么几块。一个强调强身健体,改造企业,包括管理,包括企业的文化建设,包括创新,包括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包括增强自己的比较优势。第二就是减少和外界的热交换。一个就是别投资了,另外一个就是特别注意应收款,别放账了。特别注意订单式的生产,别接订单就生产,要看接到钱没有,注意库存、生产控制。第三就是营造小环境。分析一下,这三个应对严冬的办法,强身健体也好,减少和外界的交换也好,都是发展空间不大。最有发展空间的是营造小环境。营造小环境,很重要的就是企业生存的政策环境。
三峡商报: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您有何建议?
段永基:我觉得,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应该从幼年到少年,对自己根本利益的认识要增强,应该有一种自觉的觉悟来主动地营造自己所生存的环境。第一个建议是,要自觉、主动地支持智囊机构对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进行深刻地研究,提出建议。第二个建议是,中国经济这块大饼烙得这么大,民营企业是做了贡献的,所以我觉得应倡议国家设立一个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委员会,指导民营企业发展。
创 业
光靠激情容易犯错,不成熟
三峡商报:记得您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激情,这是失败的原因。当时四通上下都准备为国民经济信息化而贡献力量,结果这个进程远比我们想象的慢。”这句话现在听起来还很轻松,您讲得也很幽默,其实那时的结果是很残酷的。提到激情与现实的碰撞,对于现在年轻人的创业您能否给些提示?
段永基:好的。作为商业价值来说,首先要分析市场潜力有多大。当时我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忽略了市场成熟度的问题。分析市场潜力是判断商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如果市场不成熟,思想太超前,就会变成一种劣势。那时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很有前景,可是当时的计算机并不普及,或者说信息化市场还不成熟,自然就会出现问题。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英国人曾经运了3000台钢琴到福建厦门卖,结果付出了高昂的运费,可厦门当地对钢琴的接受程度并不高。英国人最后只好把钢琴送给了厦门人,所以厦门出了好多钢琴家。
|